首页 > 实用范文 > 党团相关 > 入党 > 思想汇报 > 党员思想汇报 >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汇编4篇)正文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汇编4篇)》

时间: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通用4篇)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篇1

史书上最早见“实事求是”是班固撰《汉书·河间献王德传》,那里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刘德的“实事求是”是考证古书时求其真本,讲的是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到了清朝,随着“崇实黜虚”实学思潮的高涨,实事求是开始着重强调实践、实政、实事、实行。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说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我们去探求,“是”就是真理。历史证明,任何脱离了实际,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件,势必会以失败告终。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在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的繁杂工作中,邓小平把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摆在了最优先的地位,为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然而经济发展的背后潜藏的是各方面利益的冲击与抗衡,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避免弄虚作假、隐瞒包庇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坚定实事求是的处事原则,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且不说近几年来炒得沸沸扬扬的演艺界假唱事件与山寨文化对文化艺术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在12月10日发生的湖南省某中学踩踏事故,就再一次敲响了人们对于“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质疑与思考。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以后,当地有关部门向外界公布: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然而,多名学生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死亡人数多于8人。

据学生家属介绍,曾有死亡学生尸体被转移。然而对于记者质疑“是否存在瞒报死亡人数的情况”的问题,湘乡市卫生局局长鲍志平反驳道“死者名单不能公布,我们不可能瞒报,这都是实事求是的”。人命大如天,但是“实事求是”却成了安全事故中保护“机密”的挡箭牌。美其名曰的“尊重死者”实则是对公民生命与安全的亵渎与不负责。而诸如此类,政府信息不开放,公众和舆论监督便无法充分参与到公共事件中的现象,必然会引发公共信任危机。只有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问责机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对国家而言,实事求是是立足于世界、取信于人民的根本;对集体,实事求是是立足于商海、诚信经营的保障;对个人,实事求是更是搭建心与心的桥梁的基础。实事求是不仅是政府应坚守的精神,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要让全体公民都来分担净化政治文化、端正社会风气的使命,从而让每个人都有是非分明的价值判断,有敢于追寻真理的勇气。

“实事求是”不是一个形式,也不只是一种原则,它更是一个民族文化里必须具备的精神。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篇2

实事求是,实践,存在论,重要性,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 『正文』: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实事求是”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近现代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虽然人们将“实事求是”跟“实践”联系起来,但“实践”本身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纯粹认识论范畴。

例如毛泽东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解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据此,“实事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按照传统的理解,这里所谓“客观存在着的”就是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实事”可以是在人类实践之外存在着的,如纯粹的自然界;“是”就是这种纯粹客观事实的纯粹客观的“规律性”。

先有了这种“客观存在”,然后才有人对它们的认识,再后才有人对它们的改造亦即实践。于是就有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将认识和实践割裂开来的公式。现在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重要内容。实事求是,是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锋。

实事求是离不开是实的,实是实践包含多种元素,当然实也指诚实。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即是实在,实在便是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实,实践之外别无实在。“实事”作为唯一的实在,就是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存在”,即人的存在通人们常易于持有的那种朴素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例如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寻世界的“本体”。现在已被哲学的历史证明是失败的。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开始检讨我们对本体的这种“认识”本身的问题,但其前提仍然是对这种“本体”的承诺。自从“物自身”被康德宣布为不可知,认识论时代便结束了。现代哲学发生了所谓“语言学转向”,关于“实在”的问题被视为“形而上学”而被“拒斥”或搁置起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真正实在的“实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找到了通往真正的“实在”的道路,那就是“实践”。“实事”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东西。“实事”作为人的存在,也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因为对人来说,人的存在也就是世界的存在。我们共产党敢于实践的成果在我们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足以体现,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我们党的光辉成就足以说明。

是是存在论真理通常理解,当然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是”即真理、客观规律。然而真理和规律其实是大有区别的。“实事”作为实践,既然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就有一个去认识和把握它的问题,亦即所谓“实事求是”的问题。这里作为认识对象的规律,并非存在于人的实践“实事”之外的。我们所预设的认识对象,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对象已有根本的不同:原来的认识对象“规律”实际上是被预设为纯粹的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认识就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把握;而马克思哲学所预设的认识对象则是人的存在本身、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亦即“实事”的内在联系。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这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

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

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实事的求是中的”求”是什么?怎样去“求”?这不仅是个方法论问题,而同样是一个存在论问题求”当然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本身也是人的实践的一个内在环节,因而也具有存在论意义。根据实践主义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是“反思”枣对人自己的“实事”、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反思;同时,这种认识或者反思活动本身,也是人的“事”、即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像康德那样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对立起来,更不能把它们都归结为“理性”。自然科学是“求”实践域内客体方面之“是”,社会科学是“求”实践域内主体方面之“是”,哲学则是“求”实践域内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整体根本之“是”。它们都具有存在论意义,从而都具有实践性品格。实事求是内在包含 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查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事求是也内包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等方面内容在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关于人之“实事”即实践活动当中的经验层面之“是”即事实真理,经验原则无疑是科学的第一位原则。尽管经验原则本身在现代哲学中早已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普遍有效性。这就是说,经验实证原则作为科学的根本原则,虽然在今天被发现是有限的、非绝对的,但这丝毫也不等于说它就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从根本上看,经验世界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的一个层面,只要承认实践活动是客观实在的,就不能不承认经验世界是客观实在的。

科学就是在经验世界范围内“求”具有普遍性的“是”,它所揭示的就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普遍真理。但是经验本身也是实践的一个层面,“实践经验”这个常用短语充分地提示出这一点。当然,实践并不等于经验但是,人在实践中所求得的认识,作为其基础的“原初给与”无疑是经验。哲学所“求”之“是”,即其关于存在意义的把握,不仅统摄着关于事实的认识论问题,统摄着关于价值的评价论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的存在之“实事”的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是完全统一的。在经验科学的范围内,从一个事实判断确实推不出一个价值判断;但在马克思实践主义存在论的基础上,关于存在的真理与关于价值的真理是直接同一的。“实事”按其本真意义“是”怎样的,也就“应当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人之“在”的事实直接规定着人之“在”的价值;或者说,价值的真理乃是直接从存在的真理上生长出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价值与事实在根本上是不可分,人们获得存在观念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价值根据的观念。

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回顾党的历史,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实在来之不易,是党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斗争的结果。教条主义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盲目地照抄照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本,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道路和模式,使党的事业遭受了很大的挫折。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乔治·华盛顿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了他一把斧子。这把新斧子闪闪发亮,乔治非常喜欢带着它四处走动,用它砍东西。他跑进花园,看见一棵树,这棵上好象在对他说:“来吧,来砍倒我吧!”。乔治经常看见他父亲的工人们在森林里把大树砍倒。他想,看着这棵树轰隆一声倒在地上,一定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于是乔治用他的小斧子砍了起来。因为这棵树很小,所以他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它砍倒了。过了不久,他的父亲回家了。

“谁砍了我那棵可爱的小樱桃树?”他喊道,“这是本地唯一的一棵这种树,是我花了很多钱买来的。”他进屋时非常生气。“如果一发现是谁砍了那棵樱桃树,我就要——,是的,我就要——。”“父亲!”小乔治喊道,“我告诉您是怎么回事儿。是我用我的那把斧子把树砍倒了。”他父亲的气消了。“乔治,”他说,把这个小家伙搂在怀里,“乔治,你把事情对我说了,我很高兴。我宁愿失去一打樱桃树,也不愿意你说一句谎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乔治的实事求是,我们要向他学习。

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当时间从眼前而过的时候,我看到了大一的日子即将远去,在触目惊心的流逝中,我彷徨了良久。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我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理想。然而,我们更需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当代大学生处于欣欣向荣的社会中,生活物资保障充足,条件优越。要真正的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精髓,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断的从历史中,从社会不断发展上来看,提高自我认识。

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在加强科学文化学习的同时,也努力加强对邓小平等理论知识的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并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作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问题,拓展视野,开拓思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而不仅仅纸上谈兵. 社会在发展社会思想也在进步,我们处在学校,我们只有通过网络和杂志才能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只有这样能与党的思想路线保持一致,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的思想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所以我时常通过网络来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关注党的思想的发展。这对我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代大学生比较多,就业是毕大学生的最现实的问题,这也是我必须经历的。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我认为我应该在学习好自己应该学会的知识的前提下,多去了解就业信息的变化,做到学习与社会所需的同步。不断地扩展自己需要的相关的知识,为自己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尽力到社会中去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让我遇到新的问题能够用新的理论和高的效率去解决它们。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我有时在想,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时间的证明和眷顾的,也要有良好的方法和平和的心态来激励我们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要个诚实的人民,怀有感恩的心,努力克制自己,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能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起到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良好带头作用。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篇3

实事求是如逆水行舟,每行一步都有其难。但这又是认识的必由之路,再难也一定要走,而且一定能成功。事物对立统一,有阻力就有克服这些阻力的办法,归纳起来有7个前提条件,或者说7个动力。只要坚持这7个前提,逆水之舟就会变成顺风之船了。这7条其中有3条,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都提到了。

1.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说真话,是去求真理。谁不想求真理?但许多情况下是我们不敢去想,不会去想。

要继承就得发展、创新和超越。许多科学发明、发现,首先是它一开始就选题定位好,定在了前沿突破的位置,一入手就着力于创新。科学界有句名言: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那些唯唯诺诺,找不出现状的缺点,提不出问题,提不出新目标的人是决没有出息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一个研究生,问他:“你上午干什么?”“实验。”“下午干什么?”“实验。”“晚上干什么?”“实验。”卢说:“那你什么时候思考?”

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条条框框多,随风倒的现象多,本本主义多。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又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 10

理论。因为如前所述,过时的、不完整的理论也会成为新探索的阻力。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总结了原有错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实践探索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如十四大提出推行市场经济,xx大的五个统筹,xx大的四个建设。理论好比煤矿开采时的掘进程序,有了掘进巷道,才有下一步的大面积作业面开采。只有尽量掌握全部的新旧知识和理论,我们的思维才可能尽量逼近实际,才可能实事求是。

3.勇于实践

实事求是,说到底你得去“求”,就是说要实践。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回避矛盾,永远得不出什么结论。只有实践的勇气才是带着实事求是列车前进的火车头。

要实事求是,探得一点真知,就要勇于实践,要准备吃苦,准备失败,准备牺牲。马上就要建国60周年了。回想革命和建设的路千山万水,曲曲折折。哪一条真理不是无数实践堆积提炼而成的?达尔文环球5年旅行,搜求动植物标本,终于找到物种起源的根据。居里夫人用一口大锅,花了3年9个月,终于从一吨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卢瑟福顽强地重复实验,终于从25000张基本粒子的照片中发现6张片子,从而找到人工转变元素的根据。这有点像我们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第一有风险,但也最得甜头。深圳当年多艰苦,现在多风光。毛泽东同志讲,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它,亲口尝一尝。只有亲身参加到某项工作实践中去,才能得到专门的真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所以为近代百年中国三伟人,是因为他们亲自参加了百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并全身心地投入。而一项事业的成功,常常是要靠数代人的连续勇敢坚定、锲而不舍的实践才能完成。不敢实践,不肯吃苦,远远站着,或浅尝辄止,是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的。

4.无私无畏

实事求是,有时表现为艰苦地探求,有时表现为只要敢面对事实说一句真话。而许多时候恰恰在这一点上迈不过去。所以无私无畏是实事求是的动力之一。只要有了这把利剑,至少可以砍开前进路上的一半荆棘。古往今来,无论是政治原则还是处世道德,坦坦荡荡、敢说真话总是放在第一位。欺君之罪,谎报军情,弄虚作假都属十恶不赦,都会酿成大失大错。

特别是当实事求是遇到来自权威和行政方面的阻力时,更要靠无私无畏去克服和坚持。这时的胜利不在知与不知,而在敢与不敢。布鲁诺为了捍卫日心说,在教廷迫害面前宣布“半步也不退让”,坐狱八年,最后被烧死。赫胥黎为捍卫达尔文学说,到处与教会辩论。他说:“我正磨砺我的爪和牙来对付他们,”“我准备接受火刑。”他被人称为一条好斗的狗。鲁迅说:他是一条有功于人的狗。这都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无私无畏捍卫真理的例子。

海瑞是以大无畏精神著称于史的名臣。1565年,明嘉靖皇帝已在位40年,他听信佞臣、方士,求仙、炼丹,误国。海瑞在这一年上了著名的《治安疏》,直接指出:“陛下之误多矣”。皇帝气得大喊,去抓他,别让他跑掉。属下答曰:“他不会跑,已经买好棺材,在家等着呢”。这种把事实、真理看得比生命更宝贵的实事求是精神,成了我们民族文化史上最光彩的一笔,海瑞也因此成了敢说真话的楷模。现代人的例子,比如马寅初在人口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不妥协,在铺天盖地的大批判中,他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文天祥《正气歌》里说“在齐太史简”,说齐国的臣子崔杼杀了国君,第一个史官照实记录,崔杀了他。第二个又记,崔又杀。第三个,又杀。第四个还这样,崔实在没有办法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被批,张闻天还是要讲话;张被批,黄克诚还是要讲。 这些用生命换真理的勇士在历史上的光辉永存,这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学识、经验、功业等,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有着勇敢无私的抗争精神,敢说实话的态度,有着高尚的人格。壮士一勇可退三军,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没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燃烧生命去照亮真理的作为,则真理身上所蒙受的尘埃又不知还要推迟多少时间才能褪去。

5.自知之明

如果在实事求是大路上,无私是一把横扫荆棘的利剑,那么自知之明就是一个灵敏而又谨慎的探雷器。

既然骄傲自满是实事求是的大敌,就需要有“自知之明”这个天敌来制服它。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所以会犯不实事求是的错误,有时是不知实情,有时是不敢知道实情,有时是知道了而不敢说出实情,而有的时候则是自以为这就是实情,不必要再去了解其他。这样我们就陷进雷区,随时有失败毁灭的危险。认识者一旦将自己置于认识的误区是最可怕的。比如,前几年,社会上流行吃南瓜可治糖尿病,殊不知,不但无用,还要加病。通常人在认识事物时,会千方百计估计到客观事物的各种可能,但恰恰会忘记自身主观这一方有几种可能。就像一个猎人,仔细地设想了出行路线,猎物的情况,甚至猎获后如何处理,但却忘记检查一下枪里是否装有子弹。黑格尔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说清了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他本身也需要被认识。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有的人不适合干这种工作,但是他几十年不变地干着,毫无建树,而不知换位。有的人诚心诚意地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是坚守错误。事情很简单,只要他肯跳出来,跳出庐山之外,便会立即有新发现。周恩来、博古等同志在红军时期曾反对过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但后来自觉不对,立即改正,为革命作出了大贡献。他们襟怀坦荡,甚至于以后还拿这件事教育党内同志。而王明、张国焘则无自知之明,一错到底,直到最后碰壁,碰得粉碎。有自知之明,在许多时候首先不是表现为进取,而是表现为避祸、避丑,减少失误。无论大事小事都是这样。

曾国藩主持镇压太平军后,其权其威煌煌赫赫,于是有人建议他趁势造反,夺大清天下。他说大清气数未尽,未敢造次。赶紧自裁军队,得以全身。巴金晚年,常有人求字,求题书名。他说:我字不如茅盾,茅公在世时,能给人写字,我却不能。人们更加尊重他。没有自知之明,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剧。前面提到明代的海瑞,他在某些时候能借无私无畏做到实事求是。但是在“自知之明”这一条上却栽了跟头。1569年,他从狱中被放出后当上南直隶巡抚,驻苏州。当时南方高利贷盛行,农民破产,土地为债主所夺。这类官司极多,已属积重难返。海瑞一上任就要独挽狂澜,先处理了一个曾任宰相的大官僚,又亲自审此类案,每天要收三千至四千状子。他热情极高,没有专门机构,而全靠个人勤政审办。结果卷入纷争,孤军奋斗,四面招损。这次只做了8个月的官,又丢职还乡了。我们的干部也要自测一下自己的能力。

可见自知之明应该是加在我们认识路上的一道保险,就像猎人上路先检查一下枪里有没有子弹。这样起码可以排除因主观“不愿其闻”而造成的错误。成语言虚怀若谷,不辞江河是为大海,不辞土壤是为高山。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自知之明者,就是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随时准备纳新知而求真理。

6.发扬民主

前面讲到,有时可能会因为权威、行政和私念方面的因素而妨碍实事求是。克服的办法是有一个民主制度,民主环境。小平同志在那篇著名的、后来被看作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中专门有一个小标题讲“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他指出:“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持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是小平同志对历史的深刻总结,高度概括。我们党曾有几次在实事求是问题上栽过跟头,给我国的革命、建设造成过令人痛心的损失。比如,1958年的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全国上下说假话。而这也正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时候。这从反面证明,只有民主制度、民主环境,才能保证党的政策方针实事求是。政治上不民主,敢说真话的人就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经济上不民主,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受到破坏。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提出一个政权怎么跳出周期律,永葆活力。毛泽东作了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那次谈话后又过了60多年,这期间可以说,成也民主,败也民主。将来实事求是还得靠民主。发扬民主,小者便于人人讲话,集思广益;大者便于一个党,一个政府将自己的政策置于更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7.健全制度

社会为能正常运行,必得有一定的制度。所有文化形态,不管是知识、思想、道德,还是美丑,都要凝结在制度上来,以制约人的行为,保护社会进步。实事求是是人类探求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科学的方法,当然要靠先进的制度来保护。中国封建社会长,习惯于人治,老百姓总是盼望能有一个好皇帝、好领导,日出东方红。古今文学作品,总是在歌颂或鞭打好人、坏人。这是道德教育,还不能代替制度建设。文化大革命一场灾难才使人认识到靠理想、靠个人、靠权威都不行,要靠制度。

1980年8月邓小平关于制度改革有一段经典的讲话: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实事求是为什么难?最难就在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激励的制度来保证人说真话,办实事。“文革”一起,连宪法都不要,冤案遍野,生命都不能自保,何谈实事求是?“文革”之后,首先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先从思想上解放,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在制度上。细想一下,短短的30年,我们立了多少法律、法规和制度。仅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就有900多个。影响最大的如市场经济体制、人才流动、废除领导人终身制等等。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篇4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途和基础。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的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一方面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实质性的一方面,就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三、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所以,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将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进行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一切成功,归根到底靠的是实事求是;党出现的失误和挫折,根本原因是背离了实事求是。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