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毕业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1
敬爱的领导和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很荣幸作为第**期党校的学生代表,站在这发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祖国统一、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它经历了创建时期(1919-192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1949),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6-198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81-20xx),现在党和国家又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高举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大旗,依靠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力量,经过艰苦奋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我党顺应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纲领和路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就是辉煌的,但是属于过去;历程是艰辛的,前途蜿蜒曲折、充满荆棘。在所取得的成就背后,隐含着无数先烈的鲜血和无数劳动人民的汗水,还有错误思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与矛盾。
面队新世纪,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式逼人,不进则退。
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在温室里茁壮成长,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也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练,容易在诱惑的阴影中屈服,在潇洒的生活中沉沦。 但是我们也很庆幸能够进入党校学习,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认清自己所处的国际国内局势,明确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代表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保证:
第一,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决心以党员为评判条件,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 在生活上我们保证,入党后坚决做到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第三, 我们坚决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保守党的秘密,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
我们一定会珍惜和把握这一机会,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打好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民带来更大的利益。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大地上的高楼林立,在政府的政策催动下,开发建设的规模空前的迅猛,取得了空前发展的成绩。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是不可与日而语,大大的得到了改善。但做为在建筑规划设计行业从事多年的我,在看到我们所谓成功的同时,不免要反过来回顾历史,然后再去看我们的未来;我们固然要这么快速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也算是对“以人为本”的追求。但孰不知我们我们这样的目光短浅的开发建设理念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地球资源。
国外的建筑可以用一百甚至二百年,我们的呢?设计年限才70年,很多的建筑更是没有几年就拆倒从来。所以痛定思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在20xx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口号;“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文章展开方面,结合以上的问题,我从五个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目前该行业存在的问题,还有解决此问题在写作中用到的一些所学的调研方法。从而开始追溯人居的定义和历史的演变过程,开始分析问题。其次,结合历史和政治意义,明确“以人为本”在专业领域的定义,并从物质需求性和精神享受性两个大的方面阐释了“以人为本”在城市社区规划方面的理解。
同时,还分析到项目规划中更不能抛弃内在的文化价值,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必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居住区的文化、特色、品质等多方面去。
第四部分主要从城市型居住社区,农村型居住社区和郊区型居住社区三方面说明社区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分析目前存在的三类不同人居环境的客观历史和现状,并结合了先后获联合国授予“全球理想人居社区”“国际花园社区”和“全球商业示范社区奖”的社区---深圳桃园居项目的经典案例,分析我们现在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开发商眼中只有“土地”两个字:“拿地、造房、圈钱”三部曲”一唱完,就万事大吉、抽身而去,将社区扔给社会。具有强烈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桃源居开发商,对目前这种土地开发模式的进行了颠覆性创新:充分按照“以人为本、人本需求”原则进行开发管理,自学地承担起了社区运营商的主要责任,为社区大商业格局的建立竭尽全力。
第五部分讲到社区规划与可持续型发展,总体是从两方面的来讲的,一方面是分析以“人”为中心的当前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另一方面主要论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1,面对地球日益短缺的资源和能源的情况下,政府首先应该制定和明确更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制定并实施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不,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民积极参与,组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实施齐全的人居社区。2,走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积极发展生态社区、绿色建筑,并在创新设计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3,发展社区服务系统;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并结合了国外的先进的、具有创新的人居环境的开发项目案例,总结了我们要敢于学习和发扬创新的精神,“以人文本”的人性化的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以人文本”社区低碳经济的创新;“以人为本”原生态居住环境的理念创新;“以人为本”的基于历史文化古为今用的创新。更重要一定要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的规划、建设方向。
党校毕业心得体会 篇3
在我的眼里,中共中央党校曾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如今,亲自去那里学习提高,对个人而言是一件幸事,感受到的是组织和领导的深切关怀。XX年10月12日至11月12日,我作为一名中央党校贵州省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学习,在刻苦学习理论,锻炼党性同时,也有颇多的感受与思考,深感要牢固树立如下几种意识,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中央党校是培养我们党的中高级干部和理论骨干的高等学府,有许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方面的教授和专家,不是很大的中央党校校园,我却发现有六家书店,里面摆满了中央党校教授和专家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针对社会问题等撰写和公开发行学术论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以及教学科研音像资料。如董振华教授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宫力教授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张荣臣教授的《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等。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也是在自己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两带来”(中央党校要求学员到校学习要带来一个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和一个理论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强,教学效果好,用学员的话说:“就是能解渴!”中央党校的老师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自己教学科研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
对照一看,自己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多,研究问题少的差距,特别是在如何始终紧紧围绕清镇市委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我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大局做得还不够深入;对学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比如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一基四化以及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我要自觉把深入研究实施清镇市委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教师讲坛优势,努力使广大学员更好地理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方针和重大决策。
二是牢固树立忧患意识
中共中央党校为党校系统的学府,有着地方党校不可比拟的条件。其中,教职工的行政级别较高,比如进修部的专职班主任多为副厅级,然而他们却居“高”思危。就拿我们班的班主任厅级干部王英娟老师来说,她多次谈到“随着干训渠道的拓展,一批批诸如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高校进入干部培训领域。中央党校的学员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方面与地方党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一致的。对此,我们是有危机感的,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等和靠。反思中央党校被媒体频繁报道的时侯,正是中央党校推出一大批高质量、有见地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地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时期。的确是‘有为才有位’呀!”。反思我们在面对清镇党校学历教育学员减少,办学困难的问题上,自己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认识上还有偏差,仅仅把自身看成是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教师,忽视了自己还是市委一个重要部门的一员。因而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研究、配合服务于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局不够深入,使教学科研不能紧贴清镇地方工作的实际,导致自己的教学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够强。随之带来的恰恰是在我市改革实践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决策服务、宣讲服务不能很好地发挥的问题。通过认真的反思,今天我们的确要重新审视自身,正确认识有为才有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党校教师理论教学科研、党性教育等优势,树立“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拓宽党校科研工作的领域,以研究清镇市委实施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努力推出质量不低、有见地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中思想库作用”。进一步提升党校教师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份量,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应对挑战和困难。
三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在30天的课堂学习期间,始终沐浴在中央党校和谐的教学环境之中,畅所欲言和民主讨论的氛围较浓,教员和学员共同探讨、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中央党校的教师在把握“学术无禁区,讲坛守纪律”方面,确实很有分寸。一方面他们始终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始终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党校工作必须汲取的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使教学科研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方面,成就颇多。有的循循善诱,有的激情飞扬,引人入胜;有的解剖麻雀,有的层层推导,富于哲理。聆听了刘炳香教授的“关于党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课时,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纵观我们班整个培训全局,强烈感受到中央党校不仅注重理论武装学员,而且强化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辅之研究式、互动式能力培训的教学形式,以探讨问题为核心,通过案例、问题、互动教学环节,着实提高了学员能力。同时开展的学员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学员论坛等,把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学员优势,开发利用学员资源,让来自实践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员走上讲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气。这些都是我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
还有许多思考没有理顺写出来,总的来说,这次外出培训不仅学到不少知识;而且还让自己拥有了一种“努力把握本职工作的规律性,努力推动本职工作创造性的冲劲”。